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为了满足不同的印刷需求,需要将油墨制成各种颜色。油墨配色一般采用传统配色法、机械配色法和计算机配色法。本文简单介绍了油墨配色的三种方法及特点。
传统配色法是指在没有测色仪器的情况下仅凭配色者的经验和感觉进行配色早期是以配色者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作为依据,中、后期的配色是以10种基本色图或印刷色谱作为目视测色的参考标准。传统配色法常常受到配色者生理、心理因素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产品盾量难以保持稳密。传统配鱼工艺,一盲依赖作业人员长年累积下来的技巧与经验,一个可信赖的专色油墨调配员最少需要8至10年时间才能完全掌控调墨时色彩的变化。假如印刷厂用上两三个品牌的油墨,那就要花更多时间去适应它们的色彩特性。
以四色的蓝为例:欧美等地区生产的油墨中黄墨成分浓度都较高,相反亚洲地区出产的油墨都较为娇艳。当然,不同地区出产的油墨亦有不同。这些不断变化的因素,都影响着配色人员对油墨色彩的判断。依靠经验和感觉配色,只能定性,无法定量,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比较困难。
传统配色过程方法简单,但却存在许多缺点:
1. 加入更多不同种类的油墨时,油墨会变脏,鲜艳程度大大下降。
2.-分量难以控制,往往比预期调配之分量多出数倍。
3. 加入大量白墨,虽能增加遮盖力及能即时检视色相,但已减低了耐印度和印刷适性。
4. 不能利用纸张本身的颜色,去调配专色油墨,增加白墨应用。
5. 印墨厚度难以控制。.
6. 质量不稳定,往往因配色人员的技术偏差而出现问题,缺乏客观的判断。
机械配色法是近代逐渐开始流行的较先进的配色方法,在配色的各个环节,采用一定的机械、仪器作为配置和测量工具,通过绘制曲线图表,作为配色的参考依据,使配色工作在相对精确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经验配色的某些盲目性,使配色速度及质量均有所提高,但配色的精度低、误差大。
计算机配色在国外已有约30年的历史,目前已在国内外许多用色部门应用。人们利用储存在计算机内的颜色数据库和相关配色软件之间的连接,对样稿上的颜色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计算、修正、调色,选出适合样稿要求的颜色配方,进而完成油墨的自动配色。计算机配色要求标准色样及配出的墨样的颜色均以数字表示保证了每次配龟的精确度和统一性,而且大大节省了配色时间,方便、快捷、迅速、精确是计算机配色的优势。但不同的企业、公司开发出来的配色软件,都是在考虑各自的实际生产、应用条件的基础上研制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是计算机配色无法普及的原因之一。
计算机配色的特点:
1. 可以减少配色时间,降低成本,提高配色效率。
2.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出修正配方。
3. 将以往所有配过的油墨颜色存人数据库,需要时可立即调出使用。
4. 操作简便。
5. 修色配方及色差的计算均由计算机数字显示或打印输出,最后的配色结果也以数字形式存入存储器中。
6. 可以连接其他功能系统。例如:可以连接称量系统,将称量误差降到最小;再现性提高,若工艺流程为连续式,可在印品上设置印品质量监视系统组合印刷,当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时,就会立即停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